做好滑坡监测,治理滑坡防治四大措施

为了整治已发生的滑坡或防治潜在滑坡的发生,主要任务在于减小滑动力和加大抗滑力。由于减小滑动力和加大抗滑力的机理不一样,从而产生了许多的抗滑措施。到目前为止,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

1.改变坡体几何形态

这种措施主要是消减推动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即减重)和增加阻止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即反压),即通常所谓的砍头压脚;或减缓边坡的总坡度,即通称的削方减载。这种方法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的措施,技术上简单易行且对滑坡体防治效果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厚度大、主滑段和牵引段滑面较陡的滑坡体其治理效果更加明显。对其合理应用则需先准确判定主滑、牵引和抗滑段的位置。

2.排水工程

由于水是形成滑坡的重要作用因素,特别是作用于滑动面(带)的水增大滑带土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强度参数,减小滑阻力,因此修建排水工程总是治理滑坡中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地表排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用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入天然沟谷,滑体表面的截水沟修建成树枝状,主沟应尽量与滑坡方向一致,支沟与滑坡方向成30°~45°斜交,地表排水以其技术简单易行且加固效果好、工程造价低而应用极广,几乎所有滑坡整治工程都包括地表排水工程。只要运用得当,仅用地表排水即可整治滑坡。主要的排水措施有:①平孔排水;②真空排水;③虹吸排水;④电渗析排水。垂直排水钻孔与深部水平排水廊道(隧洞)相结合的排水体系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将排水措施与改变斜坡几何形态联合可以获得更佳的整治效果。

3.支挡工程

(1)抗滑挡墙在滑坡底脚修建挡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挡墙可用砌石、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临时性加固时,也可采用木笼挡墙。修建挡墙不但能适当提高滑坡的整体安全性,更可有效防止坡脚的局部崩坍,以免不断恶化边坡条件。但对于大型滑坡,挡墙由于受到工程量及高度的限制,滑坡体的安全系数往往提高不大。

(2)抗滑桩是一种被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传统滑体加固方式。对一些中、深层滑坡,用抗滑挡墙难以整治的情况下,可以用抗滑桩。抗滑桩在滑坡体上挖孔设桩,不会因施工破坏其整体稳定。桩身嵌固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借以抗衡滑坡体的下滑力,这是整治滑坡比较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其多为悬臂梁式设置,不但受力状态不理想,而且为克服较大的弯矩作用,往往设计的断面较大,配筋率较高,造价也非常高。

(3)预应力锚索单独稳定滑坡是在其中、前部打若干排锚索,锚于滑动面以下稳定地层中,加预应力500kN一3000kN以上,增加对滑动面的垂直压力从而提高摩阻力和水平抗力,变被动受力为主动抗滑。地面用梁或锚墩作反力装置给滑体施加一预应力来稳定滑坡,这样能有效地阻止滑坡的移动。锚索工程不开挖滑体,对滑体扰动小,又能机械施工,比抗滑桩工程节省投资约50%,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4)锚索与抗滑桩联合形成锚索桩。在抗滑桩顶部加2~4束锚索,增加一个拉力,改变普通抗滑桩的悬臂受力状态,接近简支梁,加预应力使桩由被动受力变为主动受力,因而大大降低了传统桩体的截面、配筋率和埋置深度,可节省工程投资40%~50%,有较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改变了桩的受力状态,变被动支挡为主动预加,提高了滑坡稳定性。

此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较大的锚固力,锚杆充分发挥其全部作用之前不产生移动,故边坡的变形和可能的张裂是最小的,但要配备大型的张拉设备,且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其他诸如微型桩群、普通砂浆锚杆锚固、复合挡土结构、土锚钉、加筋土、格构锚固等边坡加固措施由于各自显著的特点在各种边坡加固工程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4.改变土体性质

对于软基和由软土构成的边坡,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处理方法,改变土体性质,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这些方法有电渗法、焙烧法、灌浆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对于隧道洞口处的边仰坡,除了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山体的扰动。对山体的开挖、加固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工程地质、自然、施工环境等因素,经过充分论证后实施,严禁大挖大刷。

(2)在松散破碎体地段进行隧道施工,水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开挖线以外及施工段的排水系统,使排水通畅无阻。

(3)洞口段存在浅埋、严重偏压的隧道施工,对洞口段山体的加固,一定要充分、及时;隧道施工严格按“先加固、后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衬砌”的原则进行。

(4)认真做好滑坡监控量测,根据量测信息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工序。

9月26日 10:25
浏览量:0